解构集团化办学① | 从区域教研到“1拖3” 三亚集团化办学的演变之路

焦点2024-05-10 15:04:578

原标题:解构集团化办学① | 从区域教研到“1拖3” 三亚集团化办学拖3演变之路

编者按

百年大计,教育为本。解构集团近年来,化办三亚始终把“办学”摆在第一位,学①大幅改善教育基础设施、从区日益完善教育体系、域教研到亚集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。团化作为海南省推进集团化办学的办学变试点实验区,三亚市吉阳区通过组建教育集团拖3赋权集团、解构集团捆绑考核,化办整体提升了区域内学校的学①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,有效缩小了城乡、从区校际差距,域教研到亚集成为省市集团化办学示范点。团化

三亚集团化办学是如何演变而来?“优”在何处?存在哪些瓶颈和困境、又将如何突破?新海南客户端、南海网、南国都市报推出报道“三部曲”,聚焦三亚集团化办学的初心与使命,以及未来发展路径。

集团化办学让沉寂的课堂热闹起来。

新海南客户端、南海网、南国都市报记者 刘丽萍

从区域教研到“1拖3” 三亚集团化办学的演变之路

一直以来,“资源分配不均”都是中国教育存在的“老大难”问题。三亚,同样受此困扰。

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:在三亚,区与区之间、区内各学校之间,都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距。这让家长和教育部门都压力山大——为了进入好学校,家长在义务教育阶段就得“步步为营”;为了给学生更公平的教育机会,划片入学、电脑“摇号”等,三亚市教育部门可谓煞费苦心。

解决“老大难”,关键在创新。三亚市吉阳区教育局在2017年大胆试行“区域教研”管理,第一次尝试打破“校际”束缚,将区域学校“捆绑”在一起搞教研,这算是埋下了集团化办学的种子……

集团化办学为三亚城乡教育均衡探索出一条新路。

底子差根基弱 “区域教研”来试点

最近几年,人人都在夸:吉阳区教育飞速进步。这背后,离不开一个人,那就是吉阳区教育局局长侯雪华,非专业出身,在教育系统任职6年成了别人眼里的教育专家。

2017年4月,侯雪华担任吉阳区教育局局长,一上任她干了两件让全局信服的事:一是组建“智囊团”,邀请有丰富教育管理经验的退休老校长担任局里的教育顾问;二是走访全区34所公办中小学校,摸清各个学校发展现状。

“初到教育系统,我需要专家指路,几位退休老校长在教育系统干了一辈子,经验丰富,是最合适的人选。”侯雪华说,毋庸置疑,李致洪首席教育顾问是吉阳区集团化办学的推动者、参与者和见证人。

马不停蹄,侯雪华带着教培中心主任吉德询、李致洪等人用两个月时间走访完34所中小学校,从城市到乡村,各个学校都设备齐全、校舍修建得漂漂亮亮,但教学质量却令人担忧,乡村教师资源不足,老师和学生的主动性都比较差,生源流失严重,城乡、校际差距大。

侯雪华这样讲述,“多所乡村学校生源少,有的班就十几二十来个学生,一到六年级6个班,仅有2名语文老师,语数外主课老师还往往担任了体育老师、音乐老师等多个角色,学校管理不到位,很多老师上完课就回家忙自己的活,导致学生主动性也不强。”

如果说走访调研对侯雪华来说是一次不小的打击,紧接着六月份的全市小学六年级毕业测试就彻底“碾压”了她的自尊心:全区有8所小学及格率为0!

改变,势在必行!

三亚市政协副主席、吉阳区委书记陈跃总是鼓励侯雪华,“教育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,努力提升教育发展质量是一项民生工程,要致力于办百姓满意的好学校,构建优质均衡的教育生态。”

侯雪华和教育局班子成员商量对策,必须让乡村学校快速成长。“我们的思路就是针对问题,找出路。”侯雪华说,乡村学校的现状是师资力量弱,没有搞教研的氛围,那就推“区域教研”创造团队氛围,以区域划片,分成荔枝沟片区、亚龙湾片区等,组织各个学校的骨干教师形成一个区域教学中心组,定时间定地点组织区域学校各学科老师一起开展教研活动,集体备课、研究教学难点、搭建知识体系,不定期邀请海口的教研专家来培训,营造教学氛围。

2017年11月试行至2018年3月,“区域教研”不负众望,在“研学苦练”中,老师们的热情有所提高,特别是乡村教师,没有了以往松散的状态,课堂教学也有明显改变。

侯雪华(左一)担任吉阳区教育局局长以来,大力推广集团化办学,为乡村教育振兴提供有力支撑。

精准把脉开药方 “1拖3”模式成效显著

家门口,走几步就有一所不错的公办学校,这是许多家长质朴的心愿。

百姓有呼声,教育部门有回应。“区域教研”作为吉阳区解决师资力量薄弱的战略部署,对当时全区的中小学校来说算有“起色”,但在侯雪华心中,这离教育强区的目标相差甚远。

“起初几个学校的老师固定时间聚一起搞教研,因为新鲜感,大家都挺积极,但久而久之,课业繁重,老师精力有限,慢慢出现了一些‘杂音’:大家教学水平相当研究不出啥出路。”李致洪说,红庄小学和罗蓬小学等几所乡村小学离得近,划在一个区域,但都属于教学力量薄弱的乡村小学。

有异议,那就继续摸索方向。2018年3月开始,吉阳区教育局开始探索“1拖3”模式,从全区选出相对优秀的优质学校,以强带弱,1所城区学校帮扶3所相对薄弱的学校,通过示范课、观摩课、教学测评、教师共促等方式,提升乡村学校教学质量。

这一试,给教育系统打下一剂强心剂。“1拖3”模式施行一个学期成效显著:2018年6月全市六年级毕业测试,吉阳区仅剩1所学校及格率为0,平均分整体提升了20多分。

三亚市第二小学的教学质量在全市排名靠前,该校拖带了荔枝沟小学、红庄小学、罗蓬小学等多所乡村小学。第二小学校长王迎春是2016年三亚人才引进的教育工作者,对教育行业充满热忱,她从前的目标是将第二小学打造成一所独具区域优势的“绿色+书香”校园,如今她的目标不仅仅是第二小学,而是带领大家“同呼吸,共命运”一起成长。

“光有‘输血’不够,更要‘造血’。学校通过教师学习会、演讲等系列活动消除各校区老师的认识差距,实现理念的优质同化,举办晚会、组织研学活动也会让乡村小学的孩子参与进来。”王迎春告诉记者,既然接收了这份任务,就要扛起这份责任,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。

巩固疗效 “学区制管理”强筋健骨

在教育系统看来,“1拖3”模式是破解区域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的一剂“良方”,但这一“良方”靠的是教育工作者的情怀维系,没有红头文件、没有约定俗成的运行规则, 很难持续发挥“药效”。

怎么办?一直摸着石头过河的吉阳区教育局仍在“死磕”,学文件、找突破,在海南省教育厅的一份文件中发现了“学区化管理”的内容,即划区域进行帮扶帮带,这跟区里的“1拖3”模式非常接近,在深刻领会文件精神后,结合自身实际情况,将“学区化管理”延伸拓展为“学区制管理”,二者的区别在于后者不按严格的区域划分,重点突出优质学校的帮带作用。

“学区制管理”模式以红头文件的方式发文实施,管理体制、运行机制等都做了明确规定,重点确定了6个“学区长”学校,以目标为导向制定考核机制,强化文件要求的落实。

经过一年的努力,效果惊人:2019年全市六年级毕业测试,全区平均分提升了42分,中招考试平均分提升60多分,“0及格率”现象消失了,红郊小学、临春小学等乡村学校优秀率不断提升。

三亚吉阳区集团化办学研讨会。

抱团成长 “集团化办学”魅力绽放

这几年,集团化办学模式在内地已经相当成熟,但在海南还是一片空白。为了学习集团化办学经验,2019年初侯雪华带着吉阳区教育局的多名骨干远赴北京、河北、山东考察学习,新世界的大门被打开。

“原来我们推行的‘学区制管理’就是集团化办学的‘孪生姐妹’,但是我们目前缺乏理论支撑和借鉴参考,我们要不断学习,不断改进。”一向好学的侯雪华相信,优质学校的先进办学理念、科学管理手段就如星火燎原般点亮农村薄弱学校,能为全区城乡教育均衡探索出一条新路。

说来也巧,2019年6月一场集团化办学的高峰论坛在杭州举行,侯雪华得知消息后,第一时间在网上报名参会,那次大会算是真正将集团化办学的概念深刻输入她的脑海中,“讲的都是干货,我当时就认定了,这是我们要走的路。回来后专门邀请教育专家,在区里开了一次关于集团化办学思考的研讨会,理念认同很快被转化为实践需要的力量。”

同年,集团化办学模式在吉阳区全面铺开,根据学校办学规模、发展水平、教育质量、区域位置等多种因素划分集团,将全区34所公办中小学组建成8个教育集团,通过管理联动、教学联通、教师联袂促文化落地,通过资源共享、活动共建、质量共评助文化渗透。

一集团一方案,一集团一特色。目前,三亚已把“教育集团化办学项目”列入全市2021年十大为民办实事事项,今年将在全市推行,吉阳区也成为海南省教育厅集团化办学示范点。

不得不说,三亚集团化办学做到了有力度、有效度的融合,一直在努力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……(刘丽萍)
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quleyi.com/html/018f499117.html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全站热门

东莞证券总裁潘海标离任 IPO进程在3月底按下“暂停键”

一图掌握,云南新冠肺炎清零时间轴

俄罗斯副外长:反对将“北溪—2”输气管道项目政治化

全球连线|(独家专访)章新胜:“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”是21世纪人类前进的方向

阿兰重返国足基本无悬念 是西海岸队史首位国脚

马来西亚单日新增新冠病例数时隔3月再次达百例

【绿水青山小康路】从茶商邓蒙青眼中看勐海交通之变

俄累计确诊新冠感染病例超过103万 首批新冠疫苗投入流通

友情链接